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行业内外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低空经济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2位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建议,「低空经济观察」将部分部分分享如下。
低空经济观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京津协同发展低空经济
建议京津两地在低空经济领域唱好“双城记”。一是两地错位发展,加强协同;二是将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北京市延庆区作为双引擎,加强产业链协同。京津冀正在编制航空航天产业链图谱,希望把京津两地合作发展无人机产业也纳入其中,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无人机产业上下游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候机楼管理部党总支委员、副经理马通贵:积极发展山西低空经济 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设
建议加大对山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支持力度,积极先行先试;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动通航全产业链发展;明确各类空域准入条件与使用规则、空管服务保障模式等;支持并协助地方建立组织架构,建立工作机制,明确权责。与此同时,完善低空经济软硬件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议在全国已建成的省级飞行服务站、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持本地研发和山西低空智联网建设,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建议发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在低空智联网等专业领域的优势,汇聚联盟力量,共同探索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之路,持续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和产业融合创新,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乘势5G-A 加强低空通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研究和出台国家低空通感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方案,发挥5G-A优势,形成全国统一的通感基础设施网络,并加快试点城市布局,开展技术验证,推动形成产业生态。选取部分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市,开展低空通感网络组网部署试点,通过试点催熟技术方案、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形成样板向全国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委书记宁波: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低空经济发展专项支持政策,设立低空发展专项基金,对科技研发、平台创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场景应用等加大支持力度。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先导区,推动央企、头部企业、大型航空公司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生产制造基地,通过龙头带动形成集聚效应。
低空经济观察
全国人大代表,电科博微党委书记、董事长,38所党委书记、所长张成伟:夯实低空经济发展基础、推动相关产业更好发展
建议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通过试点解决体制机制、流程和关键技术问题,打造低空经济试点样板,让低空经济“飞进”千家万户。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沈飞党委书记、董事长纪瑞东:早日实现有人与无人飞机商用融合飞行
建议扩大低空空域开放试点范围,推进工业级无人机商用融合飞行的适航标准与政策出台,发展干/支线航空无人智慧物流生态,加速实现大吨位货运无人机系统商用融合飞行运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建设大众低空天路网,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加强政策法规支撑,明确低空天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和路线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在我国通用机场“扩数量、提质量”上一并下功夫;强化政府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低空管理体制,着力支持大众低空天路网建设,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恢清:加快发展低空经济
建议国家从战略层面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增添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具体建议如下:
制定全国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建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国家民航局等部门抓紧制定全国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从空域利用、生产制造、科技攻关、基础配套、飞行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形成低空经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加快放开低空空域,出台低空飞行管理办法。建议国务院制定分三年完成3000米以下高度空域开放的实施计划,进一步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优化轻型飞机、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标准与审定模式,提升适航审定能力,探索建立军方、民航协调管理机制,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基础上,出台低空飞行管理办法,建立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系。将通用航空机场新建、改扩建作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来抓,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
在全国率先打造一批低空经济示范区。一是出台示范区支持政策。建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国家民航局等部委,加强关于低空经济示范建设的顶层设计,对湖南和株洲发展低空经济给予更多政策倾斜。二是支持株洲打造全国通航整机制造中心。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在产业规划、项目布局、创新平台等方面给予株洲大力支持。支持株洲发挥优势承接无人机、公务机、直升机等通用航空整机制造项目,大力发展民机APU产业,在株洲布局各型大飞机辅助动力总承制项目,打造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基地。三是支持株洲加快打造区域通航运营中心。建议国家民航局、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中南空管局等单位,科学统筹民航与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关系,在飞行设计、机场选址等方面大力支持芦淞机场改扩建。
低空经济观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天气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聚焦发展低空经济 探索加强气象保障服务
建议由气象部门牵头,联合民航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相关企业等,通过部门通力协作、地方政府支持等,共同提升大飞机试飞、通用航空、中小机场、无人机以及抢险救灾、海上搜救等中低空作业等的气象保障服务水平,为低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完善航空气象综合观测站网,统筹观测资源,开展多元组合灵动式航空气象观测站网规划设计;推动研发航空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发展完善国家级和地方不同需求航空气象服务业务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动研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加强顶层设计 建设打造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建议国家层面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组织领导体系,加快出台实施低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配套产业政策支持文件,明确低空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通航运营场景开拓等工作开展。同时,支持对空域实行动态化管理、精细化使用,出台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财政支持政策,规划建设打造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湖南公司总经理程伟:加快新技术规模部署,满足低空飞行器网络需求
建议聚焦“低空+”场景深度布局,推动产业链相关方积极开展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生产、城市管理、航空科普、航空运动等应用场景试点孵化,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同时,聚合上下游产业资源,积极开展低空通感网络技术研发、智能驾驶低空载人飞行器试飞及组网试点,建设低空飞行器应用验证基地、综合测试场和低空飞行服务站等保障设施,推进技术、产品、服务与应用市场有机融合,构筑低空领域全体系能力生态。此外,鼓励具备条件的省市开展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建设通航小镇或特色园区,优先打造一批低空飞行示范航线、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示范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推动飞行汽车应用、助力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
建议加快开展飞行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在产品管理、产品认证、标准体系设计等方面做好前瞻性顶层规划,明确飞行汽车认证顶层规划,加大审定资源投入,形成可分阶段实施的产品审定路径;围绕飞行汽车规模化应用,建设完善相关运行体系,从驾驶员资质、空域、运行管理等多方面支持产品规模化应用;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经验,制定针对飞行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并出台配套落地实施方案,推进飞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鹏城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地低空经济联动发展
建议加快布局绿色算力网,培育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地低空经济联动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泳:发挥“5G+北斗”优势 赋能千行百业
建议将“5G+北斗”基础设施布局纳入区域规划和产业规划;针对隧道、高楼、山区等复杂地形,面向交通运输、城市治理、精准农业等重点行业,加强“5G+北斗”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完善“5G+北斗”的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在智慧交通、社会治理、应急抢险、自然资源等政府主导领域,带头打造一批“5G+北斗”的典型应用;推进“5G+北斗”赋能无人机应用,发展低空经济,促进线路巡检、消防抢险、安全应急等应用场景落地。
低空经济观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加快构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
建议构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以此带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省为单位开展试点,四川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有条件探索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场景与发展相关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完善法律体系 确保低空空域无人机安全运行
建议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保障低空空域无人机飞行运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而助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张铭:加快标准建设和审批试点,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拓展通航飞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在电力巡线、港口巡检、江河巡查、公路巡检、农林植保、森林防火、环保巡查、国土测绘、环境保护、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医疗救助、森林灭火、城市消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除拓宽低空运输、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外,还应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标准,并完善无人机适航认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党委书记符德:试验试飞资源是实现航空科技创新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
建议加强国家试验试飞资源统筹和建设,建立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促进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建议尽快编制出台《低空经济战略发展规划》
建议尽快编制出台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战略任务、技术创新、扶持政策、协调机制等,在产业发展、市场应用、空域改革、基础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重点突破;将陕西列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示范省份,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在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城市群、陕南山地等重点区域,创建一批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先导区,在全国率先形成陕西样板。同时,国家层面支持西安打造“全国无人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出台支持政策,落地重大项目,布局更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壮大一批无人机龙头企业,实现上中下全链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低空经济观察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加快5G地空通信技术在航空互联网应用 建议构建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鼓励引导通信、民航领域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形式,开展机载设备制造、飞行管理系统集成等领域的技术攻关,打通产业化发展关键环节。打造应用示范标杆。综合考虑乘客上网需求和旅程安全等因素,在部分航空公司和航线开展机载娱乐、空中办公、AR/VR等航空互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出台相应支持政策,鼓励先行先试,形成示范效应。探索在航空应急安全领域的应用。面向飞行应急通信、空中医疗救援等特殊场景,创新打造5G-ATG端到端分级保障服务,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赋能航空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广州市委会主委姚建明:加快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立法先试先行
建议加快产业链上游布局,聚焦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原材料及芯片、电池、陀螺等核心零部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加速产业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突破;同时,布局低空产品(无人机、航空器等)、地面系统(数据处理、指挥系统等)等中游环节,鼓励和引导一批整机制造、航电控制系统、运营维护等企业发展壮大;重点鼓励和奖补工业级无人机整机研发、制造和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将低空经济打造成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
建议深化开展低空空域改革,支持深圳探索授权地方政府低空空域管理试点;统一规则保障多场景建设。推行大湾区“低空空域”统一管理;技术引领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开展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SILAS)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湖南省委会主委、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支持湖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等相关部门支持湖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同时,在重大项目布局、低空产业培育、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低空经济更好“高飞”。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龙国英:加强顶层设计 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建议加快制定我国低空经济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低空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无人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行业标准体系,从规划层面、政策法规层面、行业标准层面,保障我国低空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空域使用效益、加强低空地面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培育扩大低空应用场景、加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大力实施“雏鹰”计划、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 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
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制定低空经济产业政策规划,加快研究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因地制宜,推进具体政策落实,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标准体系,明确参与方责任与权利,试点支持上海联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国家级培育发展低空经济试验区。
低空经济观察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沈飞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邢一新:建设低空服务保障体系
建议构建全国一体化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低空服务保障体系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较好完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各项任务、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设立低空产业装备发展国家重大专项,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设立低空产业装备发展国家重大专项,明确低空产业装备的战略地位,牵引形成合力,迭代发布行业级标准规范,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我为主”的产供体系,央地合作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合作项目,推进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光电所研究员羊毅: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 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议加强顶层创新制度设计,打造创新生态制度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提高科技成果产出的时效性;加快推进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全要素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马志毅: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建议依托现有的资源硬件,探讨发展低空旅游、跨境冷链运输、紧急医疗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协调小组”,促使三地形成低空领域的规则衔接体系,针对低空飞行领域的划设、跨境飞行服务的审批程序和条件、服务标准、监管方式等方面,争取趋于一致达到互联互通,共同促进大湾区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主委、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建立全国低空经济全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国家层面指导低空协同运行机制,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健全顶层法规制度,保障低空产业环境;统一低空基础设施标准,指导地方基础建设;支持先行地区引领示范,形成经验广泛推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多元融资模式。
关于低空协同运行机制,建议发挥国家在低空飞行活动服务、保障和监管方面的顶层指导作用,建立健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支持重点地区开展跨区域合作,进而推动全国各地融合发展,实现多层级、多维度、多主体合作共赢。
关于支持先行地区引领示范,建议全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等有低空产业基础的地区开展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设,发挥大湾区区位、产业优势,推动跨市低空通用航线建设,率先开通深圳-广州的无人驾驶载人试验线。打造大湾区成为全球低空产业制造、服务领先都市群,并在全国范围内总结和推广低空经济建设示范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局原党组成员、国际民航组织前任秘书长柳芳:抢抓发展优势 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六个方面的具体建议:一是加快构建央地协同的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法规、政策、标准、规划等顶层设计,推动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并实现与顶层设计协同联动;二是优化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等的保障供给,完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推进通用机场、起降场地等基础设施及有关飞行服务保障系统建设;三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抓紧培养低空经济产业各类人才;四是加快推进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明确中央与地方、相关各部门等各方责任分工,探索构建与低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加强相关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五是抓紧推进低空经济领域标准的国际化工作,抢抓先机,提升低空经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六是加强对公众关于低空经济法规政策等的宣贯,引导公众建立起与低空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理念和合理预期。
文章来源: 低空经济观察
低空经济观察